Search
玩暴力電玩造成暴力行為,有什麼證據?
- betweeeenus
- Jul 5, 2016
- 2 min read
「就你少轉1combo,沒傷害啦!」
「欸Jungle 過去下路了喔,Support注意一下!」
聽不懂沒關係,聽得懂的人我絕對沒有要說你很宅,都暑假了打個電動不為過吧?
然而近年來隨機殺人事件開始出現後,兇手常會被貼上宅男、愛打暴力電玩的標籤,打電動這件事不斷被污名化,甚至讓家長開始限制起孩子們的娛樂。但不過就打個電動,真有這麼嚴重?
事實上,關於「暴力電玩」與「攻擊性」的研究並不少,但始終沒有得到一個定論,這其實跟科學的研究方法是有關係的。
過去學者對於暴力電玩的研究範疇多指像格鬥遊戲、射擊遊戲或者犯罪遊戲等。但仔細想想,在這些「暴力電玩」與「一般電玩」之間的差異單單只有暴力成份嗎?有沒有可能只是因為比較刺激、節奏比較快、或者畫面比較複雜之類呢?
我們很難在研究上做出理想的控制,因此即便真的發現打暴力電玩好像與人的攻擊性有關,依然無法就此斷言兩者間的因果關係,而就算真的與攻擊性有關,也不一定就真的是來自於「暴力元素」,說不定其實是因為「競爭成分高」造成的。
那拜託,高中拼考試的競爭成分可比打電動嚴重多了吧?看看那指考(誤)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兩件事情的因果關係其實並沒有這麼容易被證實,這中間要排除的混淆變項常常多得可以,並不是「看起來合理」就夠了。下次又有媒體在帶這種風向的時候,就拿這篇出來辯護吧!
延伸閱讀 玩暴力電玩造成暴力行為,有什麼證據?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