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洪水來臨前,我們來得及扭轉命運嗎?
- betweeeenus
- Nov 19, 2016
- 2 min read

當環境變遷速度超越適應極限,人們要怎麼做,才能彌補過去對地球予取予求所造成的不可逆浩劫? 喚起大眾的急迫感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監製李奧納多盼望《洪水來臨前》能夠達到的目的。 我們或許聽多了氣候如何劇變,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氣候危機在幾十年間急速惡化?《洪水來臨前》嘗試給了我們兩個答案-「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但它們同時也是維繫當代社會運作的重要基石,使得緩解氣候危機的挑戰,變得更為棘手。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透過生產賺取收入、消費滿足需求,我們習以為常,卻不知不覺地開啟了「失控消費」這個潘朵拉的盒子。 為了更多的洋芋片和巧克力,印尼與馬來西亞的雨林遭到大量砍伐,改種棕櫚樹來供應棕櫚油;為了更方便的交通和生活消耗的能源,化石燃料被極盡所能地開採,這些無限制的開發,都讓自然環境難以承受。 除了失控的資本主義,民主政治是另一個原因。 金錢與選票是政治人物的重要支持,但環境問題的治本解方大多花錢又耗力,與其為了環保擋人財路而流失金錢、選票,政治人物多半採取保守作為。長期拖延下,緩解氣候變遷的黃金時機就這麼一再錯過。 儘管如此,《洪水來臨前》依然樂觀地認為,找到問題根源的同時就有了解方: 在資本主義的運作下,消費者可以藉由少吃、少用會破壞環境的產品等方式,影響生產者,而一旦群眾成為關注氣候議題的主體,透過民主政治,便能影響政治人物推動環保政策。 台灣製造全世界近1%的排碳量,和全球氣候變遷的命運緊密交織。台灣有哪些氣候與環境問題呢?我們的哪些消費習慣、產業發展會破壞環境?而我們又能如何關注和解決環境問題?
【延伸閱讀】 《洪水來臨前》預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