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寫給大學新鮮人的選課大補帖-課程地圖 & 學程/輔系/雙主修介紹

  • betweeeenus
  • Aug 24, 2016
  • 8 min read

面對新學期的開始,第一件新鮮事莫過於可以自己安排的課表了 但是,到底該怎麼開始呢?

面對新學期的開始,第一件新鮮事莫過於可以自己安排的課表了。但是,到底該怎麼開始呢? 恭喜各位高中畢業生正式成為大學新鮮人!大學(University)常常被戲稱為「由你玩四年」,但真的是這樣嗎? 這四年之中,我們將建構出自己的思考模式與認知世界的架構。 四年之後的你,會變成怎麼樣的人呢? 想擁有哪些核心能力? 想擁有哪些經驗? 想遇到什麼樣的人? 這些問題的答案,能夠引領你選擇怎麼樣的課程與生活。

#我要成為神奇寶貝大師 你,是一個新手訓練師,為了成爲神奇寶貝大師而進入了神奇寶貝戰鬥訓練學系...... 【基礎訓練】 為了能成功收服神奇寶貝,你努力訓練自己丟旋球的技巧;為了孵出珍稀品種,你每天出門慢跑孵蛋;為了站上道館舞台,你勤於提升自己的戰鬥能力...... 但,想要成為一個神奇寶貝大師,這樣是不夠的! 【多元探索】 神奇寶貝的世界博大精深,「論神奇寶貝進化的一百種方法」是生物領域的熱門通識,「神奇寶貝的發現與社會化」是社會系的選修課程,「訓練師與神奇寶貝的親密關係」則是心理系專題實驗...... 雖然這些課程和戰鬥沒有關係,但無疑能幫助你更加了解神奇寶貝的世界。 【第二專長】 隨著你對神奇寶貝世界的熟悉度增加,你發現自己除了戰鬥訓練之外,你也希望可以拿到神奇寶貝按摩治療職照,好好照顧戰鬥後疲憊的神奇寶貝,所以你申請了「物理治療學系」做為輔系;你的朋友小剛則熱衷於為神奇寶貝製作適合的食品,為此雙修了「食品健康與營養學系」;小霞則為了回家經營道館,申請了「創業與管理」學程。 雖然看似起點相同,但神奇寶貝訓練師們都在進入大學之後,在各式各樣的課程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那,你呢? 你要怎麼安排自己的課表? 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在順利入學註冊之後,人生中第一次可以決定自己課表的時刻便來臨了。如果你預計在大學生涯中選修各式各樣的課程、申請交換學生或是實習計畫,那麼想要四年畢業不延畢,課程地圖絕對是你安排修課計畫的好朋友。 為了讓大學生能夠系統性的瞭解本校系的課程結構,臺灣各大學在教育部推動之下,紛紛建置了「課程地圖」的系統。 透過「課程地圖」,我們可以了解以下課程相關資訊: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必選修的科目與學分數、通識課程種類、修課順序、生涯規劃。 雖然各個大學的網頁介面可能有所不同,不過所具備的功能幾乎大同小異,就讓我們以臺灣大學的課程地圖網站作為範例,帶大家一探究竟吧!

Step 1. 打基礎-校級課程地圖 從學校等級的課程地圖中,我們可以瞭解該校對於共同課程規劃,例如:國文、外文、體育是所有系所的學生都需要修習的共同課程。 除此之外,各大專院校皆有規劃通識課程,協助大學生探索自己專業領域以外的性向,該校通識課程分為哪些領域?應當修習的學分數有多少?校級課程地圖可以幫助你了解大學課程整體的規劃架構。 範例:臺大校級課程地圖 #小編碎碎念 找不到課程地圖嗎?直接在Google打上關鍵字搜尋:「X大」「課程地圖」,很容易就能找到需要的資訊囉!當然,我們也可以從學校網站首頁或是系所網站當中找到課程地圖的入口。

Step 2. 立專業-系所課程地圖 在對大學的課程架構有一定理解後,我們就拿起放大鏡來看系所的課程地圖啦! 在各科系的課程地圖中,我們可以找到系內必選修課程有哪些,還有課程之間的修習順序, 先將大一的必修科目安頓妥當,避免未來因為沒有修習/通過大一的必修課程而慘遭擋修大二大三的必修課程。 除了自己系所的課程地圖之外,如果有打算安排雙主修/輔系/學程(詳細內容可參見Step.5 的介紹),也可以查詢其他系所的課程內容,做出長遠的課程規劃。 範例: 臺大中文系課程地圖(網頁) 臺大中文系課程地圖(文件) #小編碎碎念 有些科目的老師比較嚴格,該科不及格的人數總是一半以上,同樣的課程得一修再修。小編朋友為了普通化學,成了傳說中的「驚奇四修人」阿!

Step 3. 找方向-選擇自己的生涯規劃 在決定必修課程以後,在系上琳瑯滿目的選修課程之中,我們究竟該怎麼選擇呢?不妨參考課程地圖的建議吧!不管未來想要升學或是就業,課程地圖都會根據你的未來生涯規劃,提供建議修習的課程。 範例:臺大財金系課程地圖-證券投資業 #小編碎碎念 話說回來,課程地圖上羅列的選修課不一定每學期都會開課阿,如果對於特定科目相當有興趣,可以先向系所辦公室或授課教授詢問開課的資訊。

Step 4. 看世界-踏出舒適圈 在系所的必選修專業課程之外,以宇宙為名的大學(UNIVERSity),也希望學生能夠多元的探索不同的知識領域,也就是校級課程地圖所介紹的通識課程,或是你也可以去別的系所選修你喜歡的課程。 #小編碎碎念 通識課程因為不是規劃給本科學生,所以內容會比較輕鬆有趣,如何平衡自己的課表,讓這個學期的課程兼具挑戰性與趣味性,就看各人的喜好吧!

Step 5. 跨領域-狡兔有三窟 在本系的課程之外,已經有了特定想要鑽研的專業嗎?打開學校選課網站看看所有的系所或學程開設的課程,確認有無符合你原先的想像後,再決定要不要來個雙修 / 輔修 / 學程吧。 【雙主修】聽過買一送一嗎?一份學費兩個學位! 選擇雙主修應當修畢兩個系所的必選修課程。除非雙修的科系性質類似,有很多共同必修課程可以相抵學分,否則四年畢業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許多人會選擇延畢一至兩年以完成雙主修。 因為修畢課程不易,雙主修通常會要求前一學年的成績或系所排名超過一定的標準。成績之外的審核標準如:修畢該系的基礎課程、提出該領域主題的小論文等。 若成功修滿原科系及雙主修科系之應修學分,可以同時拿到兩個系所的學士學位,畢業證書上將並列兩個系所的學位證明。 【輔系】兼顧理想與時間成本的選擇 輔系的課程學分要求因學校科系而異,通常會要求幾門輔系必修課程,剩餘學分數則自由的從該系的必選修課程中選擇。 另外依據科系差異,輔修也可能會在成績、排名或相關修課經驗上設有門檻,要事先瞭解相關的規定,避免申請落空。 修畢輔系的同學,畢業證書上會註明加修的輔系,但學校不會另外授予學位。如果沒辦法成功完成雙主修的所有學分,但已達到輔系的要求,在經過該系所認可後,也可以拿到輔系的認證。 【學程】探索新興領域並培養軟實力 學程最大的特色是開設同一領域的課程,卻極可能跨及不同系所的課。例如臺大傳播學程的課程即遍及中文系、圖資系、生傳系、新聞所、國發所等。 學程的課程學分要求也是各有不同,如同正式的科系一般,也會有必修與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大部分的學程在申請資格與結業學分要求之上的規定都比雙主修來的寬鬆,如果想鑽研特定領域的知識或擁有修習特定課程的資格,申請學程也許是你的好選擇。 申請學程的同學在完成表定課程後,將授予學分學程證書,畢業證書將不予註記。 #小編碎碎念 教育學程在學分要求上是個例外,因為包含教育課程(教育基礎課程與教材教法課程)以及專業科目課程(預備任教科目課程),因此應修習學分數是一般學程的兩至三倍。倘若你以後想成為中小學老師,那麼你務必要瞭解教育學程及修課規定唷!

雖然各個大學都有雙主修、輔系與學程的相關規定,但具體來說是否開放申請、申請條件、開放名額及學分要求等,還是因科系及學校而異。不妨在選課之前查詢校方的相關規定,才不會錯過時機而讓自己的權益受損。 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的興趣在哪,不妨多多嘗試不同領域的課程,探索自己未知的潛能。也許你會發現另一個值得你投入的神秘世界! #小編碎碎念 申請雙主修、輔系或學程最大的好處,莫過於獲得修課權利,可以加選到許多原僅開放本科系學生修習的專業課程。附帶的加乘效果是可以認識對同領域有興趣的一大群同學,有時神人就在你身邊!

1. 課名長得好像該怎麼選擇? →經驗之談:請教學長姐 →網路漫談:臉書的同校課程資訊社團、BBS等 →深切懇談:寄信和老師聊聊 #小編碎碎念 老師上課的風格、課程負擔輕重、評分方式、成績甜不甜等等資訊,都是應該打聽的重要情報! 如果同樣的課名有數個老師開課,從過來人的經驗了解不同老師的特色,確實能幫助你更好的作出選擇。

 

2. 可以選修其他系的課程嗎? 部分系所的課程在選課的介面上,會顯示只允許本系學生選修,這是一種對系內學生選課權的保護。但如果你對於這個課程真的很有興趣,可以寄信給授課的教授詢問是否可以選課,並在開學第一週出席課堂,也許就可以得到教授的授權,將這門課收入課表囉! #小編碎碎念 選修系外或校外課程以前,記得先確認系上規定,這些課程是否認列學分喔! 不過學分與成績不代表一切,別為了這些規範放棄探索世界的樂趣:)

 

3. 可以選修其他校的課程嗎? 如果你的學校是以下「大學系統」的成員,便可以查詢校際選課的相關規定,看看友校開放了什麼有趣的課程可以選修。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臺大、臺科大、臺師大 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清大、交大、中央、陽明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中山、成大、中興、中正 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北大、北醫、北科大 臺灣教育大學系統:臺北市大、臺中教大、屏東大學、臺南大學、嘉義大學、臺東大學、東華 #小編碎碎念 就算你的學校不在上述的列表之中也不用擔心,如果校方和其他學校之間有簽署校際選課相關協定的話,那麼只要依循相關規則,一樣可以選修其他學校的課程唷!

那,課程以外呢? 大學自然不單生活在教室,學習也不定只能發生於課堂。參加社團、報名比賽、出國交換或是機構實習等等,都是豐富大學生活的方式。不只累積多元經驗,也可以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相遇。 勇敢地去探索屬於你的未來吧!

進入某某科系,不代表四年後你就會成為那樣的人,未來的生涯規劃就會朝向該領域筆直前進。 你未來的模樣,取決於你這四年的經歷,包括你選擇的課程、社團與生活,造就出你的能力、經驗與思考方式,這些,才能決定你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就像動物方城市的狐狸,你可以不用被你的學校、你的科系所標籤、定位或是侷限,每個人的大學生活都不一樣,當然人生也是,人生最應該追求的標籤是自己的名字。 讓自己成為一個豐富有特色的人,就從規劃適合自己的夢幻課表開始吧! 【延伸閱讀】 葉丙成:給台大生的畢業叮嚀──放下台大,才能超越台大!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Success! Message received.

© 2016 by Between Us. Created with Wix.com

  • w-facebook

​Follow us on faceboo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