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為什麼責怪受害者?
- betweeeenus
- Sep 26, 2016
- 2 min read

「如果不是妳半夜那麼晚還在外面遊蕩,怎麼會被強暴?」 「誰叫你不勇敢一點反抗他們?那人家當然覺得你好欺負。」
「責怪受害者」的心態,在許多事件中都會出現。從去年的八仙事件、到最近輔大性侵事件,或者是國高中校園內不時會出現的校園霸凌,我們總會在眾多的評論中聽到上述的指責,把造成傷害的事件歸因到受害者身上。 「就是因為他不好,所以才會遇到這樣的悲劇。」
或許我們無法完全撇除在這些事件中,受害者可能要擔負的責任,但我們並不能輕易地就把這一部分的責任擴大解釋為事件發生的唯一原因。
不過,究竟為什麼人們會這樣做呢?心理學家發現,這樣的行為有助於維繫人們心中的「公平世界信念(just-world belief)」。這世上大多數人相信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們可以透過指責受害者「太不小心」、「太笨」、「行為太不檢點」,認為自己「夠小心」、「沒那麼笨」、「行為很合宜」,來將自己與受害者區別成不一樣的人。 「我和他們不一樣,才不會遇到這樣的事情。」
這樣的想法能帶給人安全感和控制感,產生只要我們繼續依照既有「正確」的生活方式,就不會遭遇意外的信念。但在這樣的區隔過程中,我們是否也失去了同理心?我們會不會有天也不小心?會不會其實我們沒自己想的那麼聰明?行為合宜還是不檢點是由誰定義和解讀的呢?
再回頭想最剛開始的「半夜在外遊蕩」和「沒有勇敢反抗」,這難道就真的是受害者的錯或是應該負的責任嗎?有沒有某些時候,這些條件甚至都未能成立,傷害依然發生?如此便只是加害者的問題。
如果這個社會不安全,我們一不小心,也隨時都有可能誤踏入那個受害者的位子,而吞噬掉我們的那個洞,正是你我都曾憑著公平世界的信念,理直氣壯挖開的。
【文章回顧】
邏輯謬誤 【延伸閱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