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會成本
口袋裡有三百塊,看了電影就不能吃大餐,買了衣服就不能出去玩。人們總是資源有限,卻慾望無窮,於是「怎麼選才好?」變成生活中的關鍵問題。


街道家具
在上下學的路途上,除了手機螢幕、單字本或是悠遊卡的卡片餘額外,你是否曾把注意力放在窗外的其他東西呢? 從行道樹、告示欄、安全島、公車站、長椅、紅綠燈、郵筒到變電箱,這些物件們默默地在城市中佇立,如果整個城市是一個家,那麼它們就是家具。 街道家具,是為了提供特定公眾服務而存在於都市


夜行權-夜晚是屬於誰的?
「夜行權」,說的是夜晚人獨自在外行動的自由權,理論上,若我們的行動自由是受到保障的,那麼每個人應該會享有同等的夜行權,但事實上也是這樣嗎?


教官全面退出校園?
「教官不是軍人嗎?為什麼要讓軍人來管我們?很怪欸!」 「我們的教官人不錯欸,如果要他離開的話我們會很捨不得耶…」 舉凡上學遲到、常規獎懲、請假外出、生活輔導等,我們常常會看到教官的身影——「教官」似乎理所當然地存在於大部分高中學生的生活,但我們有了解過他們嗎?為什麼校園裡...


為什麼責怪受害者?
「如果不是妳半夜那麼晚還在外面遊蕩,怎麼會被強暴?」 「誰叫你不勇敢一點反抗他們?那人家當然覺得你好欺負。」 「責怪受害者」的心態,在許多事件中都會出現。從去年的八仙事件、到最近輔大性侵事件,或者是國高中校園內不時會出現的校園霸凌,我們總會在眾多的評論中聽到上述的指責,把...


Slow TV(慢電視)
有時候,其實就只是想要靜靜地發呆。 對了,你知道現在電視除了聲光十足的節目之外,還提供發呆的新選擇── Slow TV 嗎? Slow TV 是一種馬拉松式的節目形式,不是指過年一口氣把哈利波特電影全集看完的馬拉松,而是指播放生活中一刀未剪的長時間事件。例如一段長途...


邏輯謬誤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接觸他人的推論,有些推論看似合理,實際上可能犯了一些推論上的錯誤,使我們誤以為結論可信,我們先看個例子: 在教育部開放服儀自主前,部份學生為了服儀自主發起抗爭,有人便提出「某些學校在放鬆服儀規定後,錄取分數與榜單都日漸悽慘」的說法,試圖說服學生停止抗爭。...


罷工
華航空服員罷工事件落幕至今,不知忙著準備段考的大家有時間關心嗎? 這次事件不到24小時資方便退讓同意工會7大訴求,28日再通過全體員工8項訴求,華航員工大獲全勝。有人讚揚華航工會與員工的勇氣與團結,也有人指責罷工癱瘓空運,造成消費者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