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教官全面退出校園?

  • betweeeenus
  • Sep 28, 2016
  • 2 min read

「教官不是軍人嗎?為什麼要讓軍人來管我們?很怪欸!」 「我們的教官人不錯欸,如果要他離開的話我們會很捨不得耶…」

舉凡上學遲到、常規獎懲、請假外出、生活輔導等,我們常常會看到教官的身影——「教官」似乎理所當然地存在於大部分高中學生的生活,但我們有了解過他們嗎?為什麼校園裡會需要軍人呢?

教官(更精確的說法是「軍訓教官」)在威權及抗戰的背景之下,帶著「軍事訓練」和「思想傳遞」的任務進入學校體系,希望從教育開始,培養出「守紀律」、「有愛國心」的人民,這樣的目的有強烈的政治意圖;解嚴後教官持續留在校園中,儘管軍職色彩弱化許多,但對於臺灣民主自由的社會來說,儼然已是件不合時宜的事,「政治介入教育」的議題也持續受到社會批判與討論。

近期,教育部蔡清華次長在訪問中提到,未來將讓教官逐步退出校園,改由「校安人員」取代;中一中退役教官譚宇翔也表示跟學生溝通要以理服人,不能用軍中那套權威式的教育,因此支持教官全面退出校園並讓專業教育人士接手。然而,也有不少人認為教官已融入校園,既然現在已無思想控制的作用,也在安全管束上發揮一定的效果,何必要「多此一舉」讓教官離開本來的工作崗位?

希望教官留下的一派主要認為教官可以協助維護校園秩序,我們也可以思考,是否一定得由教官來擔任這個角色?相對而言,另一派認為在解嚴後的教育現場已不適合摻雜軍事人力,「我們的功能越強大,表示校園原本的功能越弱。」譚宇翔教官在訪問中如此提到,那麼所謂「校園原本的功能」是什麼呢?為什麼會被教官的存在壓縮?教官真的對校園的功能沒有幫助嗎?

你支持教官全面退出校園嗎?看看大家的討論,再想一想,為什麼?

任何抉擇一定都有捨有得,沒有真正「最好」的選擇,甚至可能見仁見智。——但我們可以盡量搜羅意見、廣泛討論,然後努力做出當下最好的判斷,——當議題開始被有意識的討論,才有改進的方向,真正實現「以歷史為鏡」。

【延伸閱讀】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Success! Message received.

© 2016 by Between Us. Created with Wix.com

  • w-facebook

​Follow us on facebook

bottom of page